他们,是最该追的“星” 他们才是最该追的星作文(他们才是这个时代最该追的星作文)
据我们了解到,关于他们,是最该追的“星”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有那么一群人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但是,他们都为中国的强大做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的功臣”,咱们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能够安居乐业,让咱们全体来了解~
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一条关于致敬已逝院士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被人们转发上了热搜。数以万计的转发中,网友为国之脊梁点燃了蜡烛,留言令人动容。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人们在致敬科学家的同样,也在清晰地表达对科学家精神的尊崇与呼唤。
相继陨落的科学巨星,用一生诠释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5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翻看他们的生平,会发现写满了卓著功勋的履历上,每一页都浸润着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
在中国院士有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之分,通常都是两年评选一次,候选人都是中国最完美的专家与学者,每次总名额不超过60人。而且院士是部级单位,直接隶属于国务院。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中科院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部级。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通常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建院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如今的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与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7.1万余人,在学研究生6.4万余人。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袁隆平说,自己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40年来,杂交水稻技术的传授范围不断扩展,杂交水稻技术在许多国家“生根开花”。他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做着“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的“农夫”。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我就对父母说,我要学农。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我是真正爱上了农业,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我的选择。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安江农校地处偏远,临行前,学校的领导告诉我,那里很偏僻,“一盏孤灯照终身”,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当时我想,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想到,去了不久,就碰上困难时期。我当时想,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一天,我看到一些农民从高山上兑了种子,担回来种,就问他们,为什么跑到那么高的山上去换种呢?他们说,山上的种子品质好一些,产得多些。他们接着还说了一句话,叫做“施肥不如勤换种”。这对我有很大启发:农业上增产的途径有很多,但其中良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此以后,我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酸,也有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我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颗粒饱满。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选到了优良品种,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第二年春天,我把种子播下,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我不甘心,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研究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时,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随后,我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于是,我又走上曲折的寻找之旅。
1973年,咱们协作组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攻克“三系”配套难关,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1995年,第二代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稻研制成功。2011年,咱们又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利用,这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已初步研究成功。马上,咱们甚至开始了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的研制。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我的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咱们一直在努力。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咱们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我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咱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首要创始人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孟超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等无数个第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震惊了国际医学界。从医70多年,吴孟超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把手术台当作报效国家的平台,成为我国医疗和科研战线上一盏照亮前行路的无影灯。
“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他曾经这样轻笑着说自己。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
1958年,吴孟超说:“世界肝脏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1978年,吴孟超说:“要让中国肝胆外科站到世界最前沿”;1996年,吴孟超说:“要建成世界顶级的肝癌治疗和研究机构”;2006年,吴孟超说:“早日把肝癌缺陷解决掉,把肝病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面对凶险的病魔,吴孟超,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他并不高大的身躯,永远迸发着无限的力量。
96岁生日当天,吴孟超还站上了手术台,只在手术结束后戴上纸片做的生日帽,匆匆吃了一块蛋糕。吴孟超曾幽默地说:“我就恨自己马上回不到60岁了,要不然还可以多出些门诊,多看些病人。”
“为了给病人创造更好的条件,给学生有更广阔的平台,父亲带领团队筹备和打造位于上海嘉定区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院区。”吴孟超女儿吴玲说,“马上大伙看到院区很美丽、病房很宽敞,但最初父亲和同事们真的是勒紧裤腰带在干,咱们劝父亲休息是劝不住的,说多了他还会生气。父亲一生都在认真工作,把有限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他最热爱的肝胆事业。”
陈清如院士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为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业60余年,陈清如坚持做“灰头土脸”的煤炭研究,但心中从未忘记祖国的“蓝天梦”,他发展出的“干法选煤”为世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陈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为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清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完美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国际选煤大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
搞氢弹是很难的事情,并且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我当时就答应,好,我去转。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咱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我那个时候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中国人怎么不行啊?所以就回答得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咱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
对科学家的空前关注,令更多人意识到他们才是真正值得追的“星”
“为什么袁隆平先生的逝世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国民情感?”知乎上,有人提出了这个缺陷。
“因为人民迫切地想要说出,他们心中伟大的标准是什么。”一个高赞回答这样写道。
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他高高举起。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我从来不会指望国外,核心的东西还是咱们自己去创造”“卡脖子滋味不好受啊,只能化成动力”“这个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面向镜头,院士们振奋人心的话语,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反响。
“这才是中国之星,这才是咱们应该追的‘星’!”有网友留言感叹。
对科学家的空前关注背后,是更多人开始意识到,不断探索、潜心攻关的科技工作者,远比活跃于镜头前日薪百万的艺人更值得尊崇。
5月22日开幕的上海科技节上,一场科学红毯秀在场内场外引起一阵阵热烈欢呼。
“你们好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走上红毯时,掌声雷动。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共用的“北京时间”正是在她的主持研究下诞生,今年94岁高龄的她,仍在为祖国的天文事业出谋划策。她开创性地提出建设中国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网,倡导建设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列阵(SKA)的创始国。
“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我越来越体会到,国之大者在创新,创新之核在有效的科研。”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表示,红毯秀是让公众关注科技工作者、提升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创意之举。
“科学家走红地毯,很浪漫,他们值得!在为科学家点赞的同样,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不断提升本身的科学素养,这是咱们普通人‘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有网友留言表示。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新时代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使命和奋斗方向。
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创新驱动发展”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技不断勇攀高峰,创新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科技创新的未来属于年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以投身科研为理想,为实现理想而打拼。
5月29日晚,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
2021年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图片来源:新华社)
“天舟二号发射现场直播结束了,印象深刻的是一张张年轻的脸。”有网友注意到,这支航天科研队伍竟然如此年轻,其中甚至不乏“90后”。
当前,中国航天高强度的发射任务正将一批年轻技术骨干摔打磨砺成才,一批“高学历”“善决策”“能担当”的科技人才活跃在航天发射前沿阵地,成为航天事业薪火相传的支撑。年轻科研人才辈出,意味着对于未来将有更多的“无限可能”。
不止航天领域。在各行各业,致力于投身科研事业的年轻人,正勇于创新,用行动传承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赤子之心。
在悼念袁隆平院士的微博下,一个留言写道:“别哭了,准备上场吧,当熟悉的名字相继离开咱们时,便要知道,时代的接力棒就要到咱们手上了。”
在时代的召唤下,尊重科学家、致敬科学家、学习科学家的风气蔚然而生。越来越多科研人员,正心怀“国之大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业绩。
以上是他们,是最该追的“星”的全文内容,更多的热点资讯请访问我们首页。
郑重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热点观察内容更加丰富,非我们观点。如信息标记有误,欢迎联系咱们修改或删除,多谢合作。
- 无
- 无